课堂之外

邮件给导师汇报,附上完整的推演和注释。不到半小时,导师回信:“我看了你的证明,做得很好。期待下次组会时你能具T说一说。”语气依旧简短,但已经足够让她心情放松。

    安桐合上笔记本,手指在封面上轻轻敲了几下。房间里很安静,只有窗外风吹动树枝的沙沙声。她忽然觉得,空气里不再是那种压得人喘不过气的紧绷。推演有了突破,心绪也松开了一些。

    这一刻,她没有急着扑回到下一堆演算纸,而是慢慢起身,把桌上的咖啡杯洗g净,顺手把散乱的讲义叠好。久违的秩序感让她心里有点轻快。

    桌角放着一本厚厚的线X代数教材,是前几天去图书馆拿的,数学系熟悉的教授说要请她帮忙做TA。她很熟这门课,证明的每个转折点在脑子里都有现成路径。她把讲义摊开,用荧光笔划出关键处,又给习题做了简明解构。

    她想起大一的时候,自己就是靠在宿舍中的书桌前,把书中每个习题都做了个遍,直到它们变得像呼x1一样自然。现在换到讲解的一侧,她忽然生出一种静静的期待。

    今天就有第一节习题课,她得提前预习一下今天的内容。

    周四下午的习题课,四个助教各站在教室前侧,分别为各自的组答疑。这是一门大课,多专业的学生会一起上这门课。或许是学期刚开始,大家都很有学习的积极X,习题课来了很多人。安桐负责B组的答疑,批改D组的作业。为了确保公正X,TA不能同时解答和批改同一组的作业。

    教室黑板擦得锃亮,yAn光从高窗倾斜进来,照在粉笔灰飞起的空气里。根据学生的问题,她一手拿着讲义,一手写下学生